保存桌面

石油炼制与化工

首页 > 投稿须知
《石油炼制与化工》投稿须知
1征稿主要专业范围
(1) 重油深度加工,提高轻质油收率的技术;(2) 增产中间馏分的技术;(3) 原料优化配置技术;[(4) 进]口原油加工,尤其是高硫、高酸原油的加工技术;(5) 优质产品的生产技术,如高辛烷值汽油和新配方汽油、符合环保新要求的石油产品、高档润滑油、高等级道路沥青等的生产;(6) 炼油厂气体的化工综合优化利用技术;(7) 乙烯原料的优化、多样化技术;(8) 增产低碳烯烃的技术,优质聚乙烯、聚丙烯及优质工程塑料新产品的生产技术;(9) 聚烯烃催化剂的研制技术;(10) 精细石油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11) 有机化工中间体的研究开发技术;(12) 裂解制烯烃产物的综合利用;(13) 芳烃综合利用;(14) 各种高性能催化剂、添加剂和助剂;(15)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技术及措施;(16) 新型高性能单元设备;(17)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加工、石油化工过程及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8) 清洁生产工艺技术;(19) 消除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技术。
2006年在各相关专业内,尤其重视下述内容稿件,对其将优先发表:
(1) 为符合我国车用燃料新标准和环保法规的清洁燃料的生产所开发和应用的新技术、催化剂、添加剂、技术措施、工艺流程改造及资源合理利用等。如汽油降烯烃、降低硫含量的技术和措施,以及高辛烷值组分的生产技术;提高柴油十六烷值、氧化安定性,降低柴油硫含量、芳烃、多环芳烃的技术和措施;清洁车用替代燃料及动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 报道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如重质油深加工新技术、加氢裂化及加氢精制、新型催化重整、先进硫磺回收技术及相关催化剂的研发等。
(3) 报道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尤其是介绍国内重点推广的技术文章。如提高汽油辛烷值的系列技术、增产柴油技术、开发高档润滑油产品技术和汽车尾气转化催化剂、高等级道路沥青的技术等。
(4)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的优化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对策,如优化操作条件和工艺流程、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品的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地区资源优化的举措等。
(5) 反映高硫、高酸原油加工技术取得进展和突破的文章。
(6) 清洁生产工艺和炼油厂环保技术。
2投稿注意事项
2.1来稿务请注明通讯联系人电话、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E-mail)、所在单位和部门及邮政编码,以免延误文章的发表。
2.2《石油炼制与化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文责自负。稿件投来前需经作者单位进行保密审查,不损害本单位和有关单位的权益,并在来稿时加以说明。
2.3请勿一稿两投。如果相同的稿件已同时投到其它刊物,请在来稿时加以说明。
如果发现相同的文稿已在其它刊物发表,作者则需付稿件处理、审查费等。
2.4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适当删改或摘录发表。如不同意删改,请来稿时予以说明。稿件未被选登会及时通知作者。
2.5来稿应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层次清晰,逻辑性强。篇幅一般不得超过6 000字(含图、表)。
2.6论文必须附上中文和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和字数应根据论文的类型和篇幅等决定:(1)实验研究、技术改造、技术措施等技术报告类文章,一般应写报道性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并尽可能用数据表述;200~300字。(2)综述、评论类文章,一般写指示性摘要。内容应是定性地指出文章所探讨的对象、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约100字。
2.7来稿署名作者请明确排序并注明所属单位,不要多于4名,第5名以后的作者请在首页用页末注表示。请在来稿中提供一份5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介,列于首页页末。作者简介要写明技术职称(或学位)、行政职务、所从事的专业、公开发表过的论文篇数和所取得的科研成就和科技专利等。
2.8文章定稿后,作者在清样校对时,请务必认真,并确认编辑部的修改意见,除差错外,一般不要再行较大修改,否则会影响出版时间。
2.9文中附表要精选,列出必要项目及有代表性数据即可,避免繁杂的大表。
2.10文中附图要简明示意,并有自明性。图中不宜存在与论文无关的内容,图中线条必须清晰,图中注字不能与线条重叠。照片务必黑白清晰。简单图的宽度不要超过12cm,复杂图的宽度不要超过20cm。同样的数据不要在图、表中重复表述。
2.11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科技名词、术语按本行业常用的、规范的用法。外国人名、公司名请用原文书写,一般不译成中文。
2.12外文字母请用印刷体书写,其大小写、上下角标务必清楚。
2.13英文缩写词,除常用的以外,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给出全文。
2.14文章需给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注在正文出现处的右上角,并按下列格式在文末集中列出:
1征稿主要专业范围
(1) 重油深度加工,提高轻质油收率的技术;(2) 增产中间馏分的技术;(3) 原料优化配置技术;[(4) 进]口原油加工,尤其是高硫、高酸原油的加工技术;(5) 优质产品的生产技术,如高辛烷值汽油和新配方汽油、符合环保新要求的石油产品、高档润滑油、高等级道路沥青等的生产;(6) 炼油厂气体的化工综合优化利用技术;(7) 乙烯原料的优化、多样化技术;(8) 增产低碳烯烃的技术,优质聚乙烯、聚丙烯及优质工程塑料新产品的生产技术;(9) 聚烯烃催化剂的研制技术;(10) 精细石油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11) 有机化工中间体的研究开发技术;(12) 裂解制烯烃产物的综合利用;(13) 芳烃综合利用;(14) 各种高性能催化剂、添加剂和助剂;(15) 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技术及措施;(16) 新型高性能单元设备;(17)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加工、石油化工过程及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8) 清洁生产工艺技术;(19) 消除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技术。
2006年在各相关专业内,尤其重视下述内容稿件,对其将优先发表:
(1) 为符合我国车用燃料新标准和环保法规的清洁燃料的生产所开发和应用的新技术、催化剂、添加剂、技术措施、工艺流程改造及资源合理利用等。如汽油降烯烃、降低硫含量的技术和措施,以及高辛烷值组分的生产技术;提高柴油十六烷值、氧化安定性,降低柴油硫含量、芳烃、多环芳烃的技术和措施;清洁车用替代燃料及动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 报道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如重质油深加工新技术、加氢裂化及加氢精制、新型催化重整、先进硫磺回收技术及相关催化剂的研发等。
(3) 报道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尤其是介绍国内重点推广的技术文章。如提高汽油辛烷值的系列技术、增产柴油技术、开发高档润滑油产品技术和汽车尾气转化催化剂、高等级道路沥青的技术等。
(4)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的优化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对策,如优化操作条件和工艺流程、生产高附加值化工品的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地区资源优化的举措等。
(5) 反映高硫、高酸原油加工技术取得进展和突破的文章。
(6) 清洁生产工艺和炼油厂环保技术。
2投稿注意事项
2.1来稿务请注明通讯联系人电话、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E-mail)、所在单位和部门及邮政编码,以免延误文章的发表。
2.2《石油炼制与化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文责自负。稿件投来前需经作者单位进行保密审查,不损害本单位和有关单位的权益,并在来稿时加以说明。
2.3请勿一稿两投。如果相同的稿件已同时投到其它刊物,请在来稿时加以说明。
如果发现相同的文稿已在其它刊物发表,作者则需付稿件处理、审查费等。
2.4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适当删改或摘录发表。如不同意删改,请来稿时予以说明。稿件未被选登会及时通知作者。
2.5来稿应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层次清晰,逻辑性强。篇幅一般不得超过6 000字(含图、表)。
2.6论文必须附上中文和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和字数应根据论文的类型和篇幅等决定:(1)实验研究、技术改造、技术措施等技术报告类文章,一般应写报道性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并尽可能用数据表述;200~300字。(2)综述、评论类文章,一般写指示性摘要。内容应是定性地指出文章所探讨的对象、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约100字。
2.7来稿署名作者请明确排序并注明所属单位,不要多于4名,第5名以后的作者请在首页用页末注表示。请在来稿中提供一份50字以内的第一作者简介,列于首页页末。作者简介要写明技术职称(或学位)、行政职务、所从事的专业、公开发表过的论文篇数和所取得的科研成就和科技专利等。
2.8文章定稿后,作者在清样校对时,请务必认真,并确认编辑部的修改意见,除差错外,一般不要再行较大修改,否则会影响出版时间。
2.9文中附表要精选,列出必要项目及有代表性数据即可,避免繁杂的大表。
2.10文中附图要简明示意,并有自明性。图中不宜存在与论文无关的内容,图中线条必须清晰,图中注字不能与线条重叠。照片务必黑白清晰。简单图的宽度不要超过12cm,复杂图的宽度不要超过20cm。同样的数据不要在图、表中重复表述。
2.11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科技名词、术语按本行业常用的、规范的用法。外国人名、公司名请用原文书写,一般不译成中文。
2.12外文字母请用印刷体书写,其大小写、上下角标务必清楚。
2.13英文缩写词,除常用的以外,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给出全文。
2.14 文章需给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注在正文出现处的右上角,并按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在文末集中列出。示例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最多列3人,其余用“等”). 文章题名[J]. 刊名,出版年,卷( 期):起止页码
例 [1] 李大东.炼油催化剂发展趋势[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1):7-11
书籍:[序号] 作者.书名[M].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
例 [2] 侯祥麟.中国炼油技术[M].第2版.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1: 125-136
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P]. 公告日期
例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袁平飞,李殿昭,刘慧青,等.一种微晶蜡的生产方法:中国,CN02109672.4[P]. 2002-07-03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出版年
例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会议论文集:[序号]析出作者. 析出题名[C] // 文集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5] Tu Shiying,Chen Zubi,Huang Dazhi,et al. The recent advances of FCC catalyst in China[C] // Hou Xiangl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troleum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Processing. 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1:73-78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题名:其它起名信息[EB].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
例 [6] 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 http://www.creader.com/ news/ 200112190019.htm